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B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|泰王储眼前的荆棘:泰国政治博弈与政体的未来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1:57    次浏览

作者:沈旭晖香港国际关系学者;冯嘉诚日本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博士生来源:端传媒军方、民望、分离主义泰国王储眼前的荆棘泰王普密蓬(BhumibolAdulyadej,蒲美蓬)驾崩,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,接下来的过渡期极有可能出现波动,不同的政治板块会互相牵引,重整势力版图。泰王普密蓬深受国民爱戴,在位期长达七十年,许多国民未曾经历过没有普密蓬的日子。普密蓬过去透过个人魅力和政治文化的影响,充当政治冲突的仲裁角色。但王储哇集拉隆功(Maha Vajiralongkorn,瓦集拉隆功)在民间的形象相对负面。如果哇集拉隆功在短时间内无法建立个人威望、在军方及王室中扶植盟友势力,泰国近十年间的「冲突─危机─政变─修宪」的恶性循环一定会变本加厉,国家更难管治。泰国的「网络君权」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,但普密蓬过去在泰国政治担任的角色,远远超出宪法规定的虚君角色——特别是1973年他亲自介入军方与民众的冲突,让国民接受他凌驾政治与宪法的权力。所以,每当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政府之前,都必须获得泰王认同,再借助民间对泰王的个人崇拜,间接转化成军政府的认受性。另外,纵使泰王把日常政务交由政府及官僚处理,以符合「立宪」要求;但他亦在军中扶植亲信,委托他们以代理人身份参与政治事务,与政府和官僚之间进行互动。只有在巨大政治危机时,泰王才会亲自出面调解冲突。过去几十年,泰王直接介入的例子十分有限,除了每年发放生日演说分享「意见」,较具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973年开放王宫让*运人士避过军方镇压,以及在1992年的「黑色五月」事件中调解学生和军方矛盾。英国利兹大学政治系教授 Duncn McCargo 认为,这套「网络君权」(Network Monarchy)系统的核心在于泰王的个人魅力,以及他旗下亲信的处事能力。廷素拉暖的关键权力哇集拉隆功若要承继「网络君权」,他在军方和王室的威望成为关键因素。自1980年来以来一直担任普密蓬亲信的资深军方元老廷素拉暖(Prem Tinsulanonda),目前的枢密院主席,便是关键人物。廷素拉暖在1980至1988年间出任泰国总理,多次获得王室成员出面支持;退位后又成为泰国枢密院成员,化身「钦差大臣」处理政府施政危机,更被指在2006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他信(Thaksin Shinawatra,塔信)政府。 廷素拉暖在军方和政坛地位德高望重,亦是保守派亲普密蓬势力的代表人物,哇集拉隆功巩固其势力前,必先争取他的支持。然而,军方的保守派对哇集拉隆功甚有微言。哇集拉隆功在军队2014年推翻英禄政府(Yingluck Shinawatra,英拉)后已向现任总理巴育(Prayuth Chan-o-cha)靠拢,借助后者在「东边虎」(王后卫队的支队)的派系巩固实力。不过,8月通过的新宪法第18条授权枢密院在王位空缺期间挑选继承人,第16、17条亦指明枢密院可在国王无法处理政事期间挑选摄政代理政事,因此廷素拉暖仍可左右王位继承的安排。昨夜哇集拉隆功宣布未准备实时继位,便为廷素拉暖介入提供最好时机。事实上,尽管廷素拉暖和巴育来自不同军事派系,但后者尚不敢与他分庭抗礼。新宪法虽然确保军方控制参议院及总理任命权,阻止政党(尤其是他信势力)挑战威权体制,但它却无法为军方派系发动政变安置防火墙。普密蓬在位期间来发生过15次政变,13次由与军方内斗促成。近十年间泰国军方内部、他信势力和民主党、红衫军和黄衫军之间的对峙,都牵涉到王位继承问题。若果廷素拉暖不接受目前的继承结果,随时可以拉一派打一派,打碎巴育担任「民选总理」的梦。到时候,巴育会否为了换取廷素拉暖支持而放弃哇集拉隆功,值得留意。王储的民间声望哇集拉隆功另一阻力来自民间社会。如文章开首所言,哇集拉隆功担任王储期间予人的印象不佳,难以继承普密蓬时代的高度认受性。——种种行径,与泰王生前的伟人形象有明显落差。与之相反,二公主诗林通(Maha Chakri Sirindhorn)早年已替普密蓬处理不少慈善工作和代表王室出席国际活动,形象友善能干,获得不少民众欢心,较接近社会对王室应有风格的认知。而且诗林通以前在陆军军官学校任教,与军方建立了一定的人脉网络,特别获得保守派军方领袖接受;其妹妹兼盟友朱拉蓬公主(Princess Chulabhorn Mahidol)在2014年被指表态支持反对英禄政府的示威运动,因此深得泰国保王派的爱戴。即使哇集拉隆功过去与他信关系密切且双方理念相近,本应有助他在他信阵营中稳夺民意,但这个关系自2014年政变以后搞得暖昧不清,他信妹妹英禄继续被军方针对,而王储本人亦无就政变发表言论(甚至投靠巴育一方)。所以,哇集拉隆功的民意基础还剩下多少,这便有待日后检验了。王室体制的危机然而,由于普密蓬的「网络君权」透过民意认受,为军政府和王室换来认受性。假若王室连最基础的民意基础也不够稳固,那未来泰王介入政事的能量便会大幅受制。军方如要增加民意支持,不得不吸纳诗林通的政治能量,甚至提名她担任摄政工作,让哇集拉隆功名正言顺成为虚君,实权落入诗林通手上。但两人能否放下尊严及权力欲,背后的军方派系又会否接受此一妥协方案,那是另一个问题。未来泰王固然可以放弃「网络君权」模式,安份守已担任虚君;但新王形象欠佳,碰到巨大政治或经济危机时不积极化解,仍会被算到头上。昆士兰大学历史学教授 Patrick Jory 回顾泰国近代史时,曾经提到泰国悠来已久的共和文化,认为泰国人的「尊王」思想并非牢不可破。以往的泰国军事强人銮披汶(Phibun Songkhram),以及19世纪的立宪派主张,都隐含着反对王政的思想。若果未来有政治运动把军政腐败与王室衰落扣上关系,而泰王不能介入,任由军方或政府自行回应,随时会加速思潮散播。毕竟,支持泰王普密蓬不能自动演绎成对泰国王室制度的支持,形象低迷的王室只会促使人心思变。同一时间,现时泰国的司法、立法、行政机关都由威权势力掌控,国王如不充任仲裁角色,民间与政府之间的互信根本不足以建立桥梁,实行有意义的政治改革。泰王若果从此不再参与政事,又没有代理人调停纠纷,最终只能单凭拳头解决,对国家稳定带来另一记重创。分离主义的机会窗口?最后一点,泰南三府的分离主义武装分子与泰国政府谈判失败后,近年重新活跃起来。今年8月泰国南部旅游热点出现爆炸案件,虽然事件至今无人承认责任,但当地警方怀疑事件由南部武装分子策动,担心他们的活动范围己逐步扩大到其他地方。普密蓬在世时,藉普「网络君权」制度委派廷素拉暖介入武装分子和泰国军警之间的冲突。2015年,普密蓬特赦武装分子其中一名领袖,以此配合军方和武装势力进行谈判。如今泰国出现权力真空,极有机会刺激南部分离主义势力加紧使用炸弹袭击,争取从泰国手上分裂出来。近年南部分裂主义不信任军政府的态度愈见明显,从大多数南部民众反对新宪法和对重启谈判态度消极可见一斑。军政府近日加紧曼谷及周边地区的安保巡逻,明显担心新泰王稳定权力前会重现炸弹袭击。哇集拉隆功过去曾探访泰南三府,这份「政绩」对争取泰南民心或有正面作用,但要落实任何有意义的方案,还需要一个稳定、有效、能好好控制军队的政府。但对泰国目前的状况,这是个奢侈的愿望。 泰王辞世,政治博弈与政体的未来泰王普密蓬(Bhumibol Adulyadej, 1927-2016,蒲美蓬)病逝,举国同哀,政潮亦随之而来。究竟未来局势会怎样?主要玩家又有什么选项?首先,军政府此刻当权,也就具有造王能力,相信不会不表态支持王储继位。但王储从前与军队的眼中钉他信(Thaksin Chinnawat,塔信)交往甚密,军政府即使要支持王储,也会同步确保自己的既得利益不会被剥夺。由于军政府对王储不会完全信任,对权力的控制只会进一步收紧,而且还政于民的期限可能延长,直到利益确保得到制度性保护为止。这段时候,民间种种活动,可能面对更大打压。王储由于需要军方支持,相信短期内不会把他信势力拉回朝;但长远而言,他要不成为傀儡,很难避免提拔新人。假如军政府收紧管治,新王有可能和军队达成分权秘密协议,也可能借助民间或他信力量制衡军队,而以前者可能性较大。起码在民众眼中,除非新王明确表示对军方不满,否则双方会是命运共同体,新王也可以通过提拔军方后起之秀,来减低元老的影响,又能安抚军方集团。所以,这段时间应该还是平稳的。他信阵营相信不会主动出击,只会谋定而后动,以免惹人不尊重泰王的口实。但假如军政府收紧控制,而经济未有起色(短期内恐怕也不会有起色),反对派只会乘机争取更多民意,未来两大阵营对垒只会更占优。而无论拖延多久,毕竟还是会选举的,届时就是展示力量的时候。讽刺的是,由于两大阵营都有理由相信新王不会完全站在自己一边,一个强而有力的新王,都不会令自己安心,双边阵营内的激进派系制造事端,就在情理之中。一年多后,两大阵营摊牌的时候已到,其间小规模搅局行为像炸弹爆炸等,恐怕会不定期出现。一旦形成选举僵局,泰王没有能力一锤定音,整个君主立宪制度都会面临挑战。但假如泰王能令两派合流,组成联合政府,却会是民望瞬间暴升的契机。——这样的机会有多大?心中有数。事实上,泰王德高望重,并不一定是历史常态,现任泰王之前的一段历史(1932年,泰国革命,国王权力大幅度下降,拉玛七世退位,八世柔弱而神秘被杀),不妨重温。目前军方把限制言论的政策,都以防止亵渎王室之名进行;而反对派针对军队专权的批评,未来也可能把新王捆绑在一起,都令王室的声望很难长久不堕。假如广孚人望的诗琳通公主能公开承担显要象征角色,还可能帮助新王稳定局面,否则泰国这个特殊的「强人式君主立宪政体」要持续,实在困难重重。